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首  页 | 领导题词 | 品牌展台 | 领导机构 | 期刊纵览 | 学术交流 | 院士天地 | 军事科技 | 创新方法 | 科协八大
双创活动 | 创新成果 | 讲比活动 | 创新人物 | 科技对接 | 品牌范例 | 特别报道 | 科学前沿 | 科技园区 | 科协动态
双创专刊 | 两会报道 | 讲比专栏 | 奇思妙想 | 封面故事 | 封底报道 | 广告索引 | 热点聚焦 | 看 中 国 | 视频在线
 征稿通知

 全“讲、比”组办发〔2014〕11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深入开展,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科协)决定对2013-2014年度在企业开展“讲、比”活动中有突出贡献、有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进行评选表彰。根据《全国“讲、比”活动表彰... >> 详细

  理事风采 >> 详细
 征稿通知
关于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动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入选名单公示的通知

 全“讲、比”组办发〔2014〕11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 >> 详细

投稿方式
电话: 010-68455696 010-68457597
地址: 海淀区阜成路115号丰裕写字楼E座
信箱:kj7597@126.com
邮编: 100142
联系人: 马铭阳
  战略合作 >> 详细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首页 >> 军事科技
军事科技

2011/6/1
淬铁骨丹心 亮惊天神剑
——记2010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张卫研究员

文/杨华 何丽


引子

2010年底。
国家西北某试验基地。
早已是酷寒严冬。北风呼啸,呵气成冰,鸟兽无迹。一望无垠的戈壁滩,零星的红柳、骆驼刺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散落着,低洼处间或现出太阳蒸发后遗留下来的盐碱斑斑,远处群山顶依稀可见延绵起伏的白雪皑皑。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负责的国家某重大专项试验在此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
随着一声口令“发射”,“一、二、三……”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计着秒时,紧张地等待奇迹的到来。
“成功了!”喜悦的鞭炮震耳欲聋,大家万分激动地跑出试验大厅,欢笑着、蹦跳着、拥抱着,为胜利而欢腾!
此时此刻,该项目副总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卫,这位一贯以直爽果敢刚毅著称的铁血男儿,也忍不住与其他参试队员一样,洒下激动的泪水—为着这份向党和国家交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完美答卷!
此情此景,在他20年栉风沐雨、呕心沥血的颠沛登攀途中,反复叠印着,已数不清是第几回。



张卫研究员给来所社会实践的高校学生作学术报告


        铸剑

        1990年。
        美丽的涪江绵州,著名的“西部硅谷”。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张卫,怀着青春的火热激情与学为所用的报国丹心,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想的追寻、豪迈的选择,使这个怀揣梦想的青年,沿着在共和国历史上浓墨重彩写下“两弹突破壮军威、扬国威辉煌篇章”的老一辈中物院人的足迹,前仆后继、追星逐月,从此开始了他人生披肝沥胆、披荆斩棘的秘密“铸剑”征程。
        上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突破中立下彪炳史册卓著功绩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再一次以“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强烈责任感与崇高使命感,远见卓识地投身于高技术发展领域。在著名科学家于敏、陈能宽等的大力推动下,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的胡克松、苏毅、刘锡山等人,在没立项、无资金、缺设备的条件下,仅凭对FEL(自由电子激光)的概念认识与满腔报国热血,开始了基础性实验研究工作。
        大学毕业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的张卫,有幸加入高技术这个起步不久的研究团队。起初,在杜祥琬院士和苏毅研究员的带领下,他在应用计算机研究所从事高技术的理论跟踪、分析、计算等工作。1993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根据高技术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验研究的发展需求,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张卫随从苏毅转到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苏毅的带领下,总共四人成立了独立的科研室,担负相关技术实验研究重任。
        擎光铸利剑,挽弓射天狼。对这份开创性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业,张卫备感使命的神圣、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也倍加珍惜平生难得的干事创业的大好历史机遇。
        四个人的科研室一切从零开始,实验条件异常简陋。在狭小的民品楼,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张办公桌,都得白手起家。当年采购起码的实验设备,都需要到成都去办理。期间,张卫一边参加院集中组织在成都的俄语班学习,一边与同事奔波于成绵两地,配置办公设施。别人用一年学习的俄语班,他只参加了三个月培训,其他都靠见缝插针挤时间刻苦自学。以此保证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筹建起实验的基本条件。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卫依靠自身的勤奋努力,成为四名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选派到俄罗斯继续深造的留学者之一。

        淬剑

        浸润在两弹精神丰腴的沃土中,熏陶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学高品醇的言传身教下,张卫深切地体会到,要在高技术这个高创新性、高风险性、高竞争性、高智力性、高渗透性领域有所开拓,有所建树,除却热情满怀、信念坚定、意志刚强外,还必须得甘于寂寞、苦炼内功、物究其极、勇于超越。
        为更好地报效祖国,淬琢砺锋,1994年,张卫毅然辞别依依难舍、新婚不到半年的妻子,背井离乡,踏上去俄罗斯的孜孜求学路。这是一段艰辛而不可或缺的“淬剑”历程。
        根据安排,张卫师从于当时激光标准技术领域著名的尼古拉依•彼得罗维奇•普拉辛克教授。但他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权轻衡重、忍痛割爱,颇富前瞻性地果断转学激光雷达技术,为后来从事专业技术奠定了必备的理论技术与思维方法基础。四年多的学习,也是淬炼其钢铁意志的非常时期。当时苏联刚刚解体,物资极度匮乏,学习补贴不够在食堂用餐,张卫就与同去的伙伴一道,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和异常简陋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自己动手,解决温饱。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40度,室内没有暖气,半夜冻得把所有的衣服裹在身上取暖都不顶用……语言的障碍、物资的匮乏、恶劣的环境与学习的压力、异乡的孤独、思亲的煎熬纵横交织,压得人快透不过气,甚至逼迫人退缩。但,祖国的殷殷重托,单位的切切期望,使张卫与同伴们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挑战认知极限,实现自我超越,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高操的动手能力、工程的内涵理解等方面达到飞跃式提升。这一段淬炼淬砺的非常经历,对张卫的意志品质、科研作风、系统思维等影响深远,让他受益终生。



张卫(中)查看试验数据


        1999年,学成归国的张卫,以报效祖国的热切和只争朝夕的紧迫,积极投身于高技术事业的开创。
        他崇尚学海无涯勤为师、处处留心皆学问。与同事一起参与系统研制,他非常注重细节,善于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从全局角度了解系统的每一处环节、每一个器件,因为他深知,要把一个理论的概念做成工程的实物,绝不仅仅是依靠单个器件,而是靠系统整体联动产生效应,把每个部件的性能发挥到最优。机会总是青睐有心的人,关注的广阔、兴趣的广泛,使他在看似不经意间顺手拈来旁带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国内器件的性能,他走到哪儿都会留意关注。2000年,张卫到北京出差,无意中发现一种传感器有利于提升系统技术性能,他如获至宝,经反复研究后委托该公司帮忙订购。再次去北京时,他专程绕道取回订购的传感器,替换掉以前使用的传感器,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从而在所内得以推广。
        对于由多学科、大工程集成的大系统,张卫坚持以系统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他认为这是确保试验一次成功、次次成功的关键。他任技术负责人的外场试验,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会亲自查看关键试验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对系统的综合分析判断,提供科学动态的决策参考。不仅如此,大型试验的运输路线、现场布置、后勤保障等,他都会事必躬亲,做到心中有数。从2001年去某地开展外场试验到2004年去辽宁运回系统设备,无论是作为科研室领导还是所级技术领导,他都保持一贯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本色,亲自带车勘察路线,不远千里奔波、不辞颠沛劳苦,把所有可能经过的路线全部都跑一遍。对哪些山洞能穿、哪些桥梁能过、哪些路面能走,做到了如指掌;对试验现场的气候特征、气温条件以及周边的防护措施等他都亲自踩点,力争万无一失,确保系统的安全与试验的圆满。
        他非常注重团队建设,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整体功能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年来,他在带领团队中始终坚持一种信念:“自己知道的东西,一定要让手下的人知道,以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他为人诚恳直率,发现问题一定会给手下指出来,认为“遇到问题不说,是没有尽到责任。”一次,在绵阳外场试验过程中,他在查看实验总结报告时发现一处错误,立刻找到负责总结的青年科技人员,告诉错误的地方、查找错误的原因,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其做科研要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管中窥豹,张卫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对青年人成才的殷切希望与无私帮助可见一斑。他还强调知人善任,总是通过日常的工作与细节细心观察每个人的特点,了解其性格,辨证对待优缺点,尽量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他先后带领的团队,多已成长为激光总体的技术骨干乃至学科带头人,为高技术事业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砺剑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困难压于顶而气不衰,这是张卫能长期担任大型综合项目技术负责人真实的精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中独具特色的核心气质。在科研的崎岖小道上,遇到再大的困难、历经再险的关隘,他都从不言败、毫不退缩,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慨,收获了一份份成功的喜悦。



张卫(右)与同事在实验室


        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张卫承担的都是高技术领域具有开创性的国家重大项目,涉及学科多、参试单位广、工作条件差,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挑战严峻,能否攻克技术难关,谁心里都没底。每每在最困难之际、最低迷关头,张卫总能以刚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乐观的态度激发团队战胜困难的信心,点燃队员探询未知的热情。同时,他总能凭借清晰的物理概念、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敏捷的思维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2007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承担了国家高技术某重大专项工程的研制任务,对发展我国高技术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项目需要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和工程途径,从项目立项、工程研制到最后的技术试验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压力前所未有,挑战空前绝后。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卫抓住该重大专项综合论证的关键环节,会同其他专家,结合现有的技术实力,就怎样选取工程化途径和技术理论问题,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把众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像剥笋子一样层层剥开,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详细分析、深入研讨,直到抓住核心的技术问题并推进工程化研制步伐。对于工程研制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难题,他从不回避、不推诿,都会置于每天的例会,与各分系统负责人共同讨论、协商对策、彻底解决,并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的出现。
        多次大型试验中,他表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与胸怀大局的将帅风范,得到参试单位的高度赞誉和一致认同。他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本着客观公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原则,积极协调各参试单位的关系,统筹兼顾、掌控大局,凝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因素,使兄弟单位精诚团结、通力协作,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两弹”精神和国家“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多年来,张卫沐疾雨、栉劲风、炽骄阳、披霜雪,不计个人得失,抛开自身荣辱,不辞辛劳奔波于艰苦的试验现场,为广大作业队员树立起一面鲜明的先锋旗帜。
        2010年的外场试验持续长达半年,从骄阳炽烤掀热浪的仲夏延续到夜阑卧听风吹雪的严冬。参试队员遇到许多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张卫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与普通队员一道住兵营、吃食堂,关心参试队员,以手足情、兄弟谊为队员排忧解难,并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影响队员、感染队员。由于过度操劳与气候恶劣,张卫在外场试验开展近两个月时高烧不退、咳嗽剧烈,现场简陋医务室的药物无法控制病情,看到他整夜咳嗽影响休息的憔悴面容,大家异常担心,纷纷劝说他回四川治疗。担任现场技术负责人的他为了不影响试验进度,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进场主持大局。半个月后,阶段试验顺利完成,张卫的病情更加严重,药物完全失去作用。在现场院领导的强制下,他在与分系统负责人协商制定好下一阶段试验计划后才匆匆离开。回绵阳检查后没发现大问题,他只输了两天液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试验现场,带领作业队毫不耽误地开展后续工作。
        如果说身体上的病痛尚可以自行克服,可当试验忙得不可开交的张卫得知母亲和岳母同时病重时,他却感到少有的无能为力与愧疚无奈。长年奔波在外的张卫多么想侍奉在两位母亲的病榻前,弥补为人子为人婿的亏欠与孝道。可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缺席而使如火如荼的试验受阻,只能一如既往地辛苦妻子。生病住院的母亲、学习紧张的孩子,妻子柔弱的双肩每每在关键时刻总能替他撑起一片天,让他惟有无尽的自责、感激与心疼。而只能通过电话传达无限担心与关心的他,在试验现场却举重若轻、指挥若定,独自承受着亲情的煎熬,没有告诉任何人。与此同时,一作业队员的母亲也病重,他却批准该队员在完成好工作交接后回家探望。试验结束后大家得知实情,无不为他的先人后己、大局为重、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亮剑

        锋出淬砺,香自苦寒。
        锲而不舍的努力,不畏艰险的开拓,使张卫先后荣获“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先进个人”、“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先进个人”、中物院“九五期间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中物院“双百人才”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部、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多篇,为我国高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为人朴实、淡定的张卫,并不为丰硕成果所累,在“淬铁骨丹心,亮惊天神剑”理想信念支持下,不知疲倦地登攀在高技术领域前沿。

返回上一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科技网 看中国
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 云南威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42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88
电话:010-68457597 传真:010-68475677 邮编:100142 邮箱:kj7597@126.com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5号丰裕写字楼E座二楼
Copyright©2003-2016 Kjcx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网络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