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首  页 | 领导题词 | 品牌展台 | 领导机构 | 期刊纵览 | 学术交流 | 院士天地 | 军事科技 | 创新方法 | 科协八大
双创活动 | 创新成果 | 讲比活动 | 创新人物 | 科技对接 | 品牌范例 | 特别报道 | 科学前沿 | 科技园区 | 科协动态
双创专刊 | 两会报道 | 讲比专栏 | 奇思妙想 | 封面故事 | 封底报道 | 广告索引 | 热点聚焦 | 看 中 国 | 视频在线
 征稿通知

 全“讲、比”组办发〔2014〕11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深入开展,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科协)决定对2013-2014年度在企业开展“讲、比”活动中有突出贡献、有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进行评选表彰。根据《全国“讲、比”活动表彰... >> 详细

  理事风采 >> 详细
 征稿通知
关于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动先进集体、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优秀组织者入选名单公示的通知

 全“讲、比”组办发〔2014〕11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活... >> 详细

投稿方式
电话: 010-68455696 010-68457597
地址: 海淀区阜成路115号丰裕写字楼E座
信箱:kj7597@126.com
邮编: 100142
联系人: 马铭阳
  战略合作 >> 详细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2012/3/1
为振兴钨业提供技术支撑
—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及其团队

本刊记者/王圣媛 吴浪

  2012年2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由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领衔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南大学冶金学院赵中伟教授


  团队的研究,不仅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白钨矿不能碱分解的理论禁锢,还为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提供了支撑。饮水思源,赵中伟教授对于获奖心中充满了感恩,他说:“这一奖项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肯定了中南大学和企业通过合作,这些年在科技攻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企业领导在科研和产业化道路上给予的长期支持,离不开老一辈的指导和他们打下的基础,离不开中南大学这个以有色稀有金属为特色的研究平台,也离不开团队全体成员的辛勤工作。特别是中南大学多年来一直强调‘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为项目和课题组起到了引导作用。”

与钨结缘

  钨是一种稀有金属,也是军民两用的重要战略物资,小到白炽灯丝,大到地铁施工盾构机的刀头,都离不开钨,它为国家大工业、大军工提供全面服务。碳化钨刀具削铁如泥,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我国是产钨大国,钨资源储量52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5%,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资源中容易处理的黑钨不到两成,几乎消耗殆尽,其余都是高杂难处理的白钨。早些年学术界甚至认为我国的钨只能用3到5年。
  由于过去冶炼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尽管我国的钨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出口低端原料。因此,早在198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亲笔题写“振兴钨业”,希望中国由“钨业大国”变成“钨业强国”。赵中伟教授与钨的结缘,也源自对我国钨资源的预期以及对冶炼和加工技术不足的关注。 
  1989年,赵中伟本科毕业,报考研究生时有多个选择,其中之一是跟着李洪桂老师,专注于稀有金属钨。李洪桂老先生在钨冶金方面有重要贡献,两度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教学中长期坚持“授人以渔”的理念。他选择跟随李老师,并在他的带领下,研究钨提取冶金。
  “人生看起来很长,实际上很短,能做成一两件事就很难得了。”坚持与专一使得赵中伟获得了最初的肯定,1997年,他在李洪桂老师领导下参与的“机械活化(热球磨)碱分解白钨矿及黑白钨混合矿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钨是战略稀有金属,钨业是我国优势产业。当年选择跟随导师研究‘稀冶’(钨冶炼属稀冶),如今,我依然选择将钨作为我终身的事业。”赵中伟信念坚定。


潜心科研

  赵中伟告诉记者,我国钨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钨业也面临着资源、冶炼和环保的严峻挑战:我国钨储量中难处理的白钨约占78%,易处理的黑钨多年开发已消耗殆尽;白钨原料复杂难冶,钨钼矿复合共生、杂质含量高,深度分离、去除困难,严重影响精深加工;提取过程有害废水排放量大,环保形势严峻。
  针对这些瓶颈问题,中南大学与国内著名钨企合作,进行了持续的理论和工艺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了复杂钨矿碱浸出的“赝三元系相图”理论,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白钨矿不能分解的理论禁锢,发明了基于浸出/结晶耦合的白钨矿分解技术,开发了高浓度离子交换、宏量钨钼分离及短流程深度除杂、自主调控硬质合金组织结构等从资源利用到高端产品生成的整套关键技术,并在国内主要钨企业实现了产业化。该项目解决了我国难冶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问题;使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大幅度延长;使废水排放大幅度减少;生产的系列高技术产品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亟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近三年新增产值118亿元,潜在经济效益达4100亿元。
  据赵中伟教授介绍,该项目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针对复杂难处理的白钨占我国钨资源比重大的现状,理论上突破了国外NaOH 不能分解白钨的禁锢,建立了复杂钨矿碱浸出的新理论,研发了基于浸出/结晶耦合机理的碱浸出技术,解决了白钨矿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高浓度离子交换新技术,解决了高浓度溶液吸附过程交换容量低的问题,使可处理溶液浓度提高了10~15 倍,废水大幅度减少;发明了深度除锡技术,解决了华南高锡高杂钨原料的高效利用难题;揭示了钨、钼酸盐沉淀的调控规律,发明了分离宏量钨、钼的新技术,解决了高钨高钼共生复杂矿的高效利用难题。

团队协作

  在中南大学,赵中伟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多年来,他对自己教研人员的身份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大学老师要教好课,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和科研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自己研究过的东西,讲起来才有信心,才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讲出新东西,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把学生领到本学科的前沿;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某些思想或者术语有时也对科学研究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他告诉记者,采用相图分析解决白钨矿碱分解的理论难题就是在教学的研究、思索和讨论中得到的思路,而讲好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也需要有较多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
  中南大学的钨科研团队成员来自冶金、材料、化学等学科,以及我国骨干钨企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科研因学科划分而相互隔离的现象,有利于研究过程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在理论或应用方面的特长,形成创新研究上的合力。并且充分重视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形成了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
  赵中伟认为,良好的科研环境得益于中南大学在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机制和勇于创新。中南大学多年来结合国家211、985建设,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构建了国内外学科设置齐全、整体实力强的有色金属资源与材料学科体系,形成在有色金属行业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及其装备等方面的强势学科群。在宽松、有效的管理体制下,可以集合校内有色稀有金属学科的资源形成有一定优势的研究团队。学校大力鼓励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鼓励“有用”的研究、鼓励校企的紧密合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研究团队还吸收了来自企业的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产业化研究人员,从而形成了产学研用机密结合的、既有强的创新能力、又有强的转化能力的专业团队。
  采访中,赵中伟多次提及恩师的作用。除了李洪桂教授以外,赵中伟还有一位恩师—赵天从教授。“赵老师不但学问做得好,是国际著名的冶金专家,为人也没得说,被称为‘矿冶园里的圣人’。”说起这位恩师,赵中伟充满崇敬,“中南大学还有一大批院士、专家在有色稀有金属的冶金和材料制备方面做出系列重要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在老先生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学术氛围,激励后学对于有色金属科研的浓厚兴趣。”
  他也告诉青年学生们,每一个问题的突破,都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才能有所收获。“我的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注意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冶金是一个应用学科,经验积累十分重要,因此尊重老专家、老教师的经验,听取先贤的指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赵中伟的寄语依然如同他上课般循循善诱,深入浅出。

返回上一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国科技网 看中国
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 云南威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中康韦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42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88
电话:010-68457597 传真:010-68475677 邮编:100142 邮箱:kj7597@126.com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5号丰裕写字楼E座二楼
Copyright©2003-2016 Kjcx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网络中心--技术支持